华夏财富网

网站首页 精选知识 > 正文

依兰县教育局官网(依兰县)

2022-08-17 19:09:06 精选知识 来源:
导读 大家好,小福来为大家解答以上的问题。依兰县教育局官网,依兰县这个很多人还不知道,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!1、依兰原名三姓,是满语"依兰...

大家好,小福来为大家解答以上的问题。依兰县教育局官网,依兰县这个很多人还不知道,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!

1、依兰原名三姓,是满语"依兰哈喇"的汉译。

2、后金天命元年~五年(1616年~1620年)努尔哈赤派大臣招抚了居住在黑龙江流域的努业勒(卢姓)、葛依克勒(葛姓)、胡什哈里(胡姓)三姓赫哲氏族,先后来古代依兰地区居住,因此该地始称"三姓"。

3、 据《依兰倭肯哈达洞穴发掘报告》称,远自五、六千年前,县境内己有肃慎人先世繁衍生息,是古代依兰最早的居民。

4、周秦时期均属肃慎族部落。

5、汉晋为挹娄部。

6、 北魏时代(386~534)依兰是勿吉国中心。

7、勿吉当时臣服于北魏,至北朝末。

8、 隋朝时勿吉改称??。

9、唐时??共七部,其中粟末部日趋强大,于圣历元年(698年)创立震国,唐于开元元年(713年)册封其首领大祚荣为渤海郡王,国名渤海。

10、至成和年间(831年后)划全境为五京,十五府,六十二州,一百三十余县古依兰属德里府,府治德里镇,置于忽汗河(今牡丹江)口左岸(今依兰马大屯一带)。

11、 辽灭渤海后,继承渤海领土主权,废除州县建制,将黑龙江、松花江、乌苏里江流域中下游地区五个大??集团分别设五个国(部)统辖,德里镇一带属其中之一的越里吉国(部)。

12、统和二年(984年)五月,五国服辽,辽"命居本土,以镇东北境”。

13、越里吉国首城为五国城(即今依兰五国城遗址)。

14、因其居以东四国(部)之首,史称五国头城。

15、 金灭辽后行政设路治,称胡里改路,首府于今依兰镇五国城遗址,属上京路所辖。

16、路名因面临胡里改江(今牡丹江)而得。

17、路下设猛安(千户),谋克(百户)逐级分管所属地域军政、生产事务。

18、在今县境内有。

19、宋哥(葛)屯猛安,置于胡里改江左岸,今发电厂一带。

20、哥扎宋哥屯谋克同置胡里改江左岸。

21、胡里改猛安,置于牡丹江沿岸。

22、屯河猛安,置于屯河(今汤旺河)下游。

23、 十二世纪,蒙古族兴起漠北。

24、金辽东巡抚使蒲鲜万奴降蒙古,继又叛蒙古而独立。

25、建东真国(又称东夏国)势力波及北到松花江一带,南达朝鲜辽东,东抵海西止于金界壕。

26、依兰旧古城北出土的"监造提控所印"证明东真国的疆域己达胡里改路。

27、 元朝建立后,依兰初属辽阳行中书省开元路,后由开元路划出归合兰府水达达路管辖。

28、其下设五个军民万户府,抚镇北边。

29、在今依兰境内有二:斡朵怜万户府,置牡丹江西岸马大屯一带,胡里改万户府置辽代五国城遗址,境内设驿站三。

30、忽帖罕站、斡朵怜站、一半山站(今巴兰河口东永和大队一带)。

31、 明初属三万卫辖区。

32、洪武二十一年(1388年)干户候史家奴率步骑2000,抵斡里卫(马大屯一带)。

33、候史家奴以粮饷难继,奏请迁移。

34、 永乐七年(1409年)后属奴尔干都司指挥使司。

35、下设384卫,三姓地方设有25卫。

36、 后金天命五年(1620年)三姓人推举葛氏索索库首领为部长,卢、胡二姓为副部长,受清兵征调。

37、 清顺治兰年(1645年)为加强三姓地方驻防兵力,将从征山东的三姓部分兵丁千余人撤回三姓。

38、赏三姓各族佐领世职,管理三姓地方。

39、 清康熙三年(1 664年)初设三姓城。

40、康熙三十一年(1692年)三姓编镶黄旗、正黄旗、正白旗上三姓,同年设协领衙门,建筑三姓新城(令县城)。

41、 雍正五年(1727年)设协领。

42、雍正十年(1732年)设三姓副都统衙门专理库页岛和黑龙江下游以北、乌苏里江以东广大地区的军政事项。

43、 清乾隆十七年(1752年)撤宁古塔将军,三姓副都统改山吉林将军统辖。

44、乾隆二十年(1755年)后管理黑龙江下游、松花江中下游、乌苏里江、库页岛、南北菲牙喀海(今鄂霍茨克海)海域。

45、 清光绪八年(1882年)设富克锦协领衙门,属三姓副都统,统归吉林将军。

46、光绪三十一年(1905年)置依兰府,撤三姓副都统衙门。

47、光绪三十三年(1907年)改革东北行政制度划分三省,依兰辖于吉林省。

48、宣统元年(1909年)于依兰设东北路道,同年8月改称东北路分巡兵备道,道尹(台)公署置于三姓城(今依兰镇)。

49、 民国2年(1913年)改东北路分巡兵备道为依兰道。

50、初辖依兰、穆棱、方正、桦川、富锦、同江、绥远、饶河、虎林、密山十县,后增宝清、勃利二县。

51、 同年,依兰府改为依兰县,历经伪满及新中国成立后,至今县治未变。

本文到此分享完毕,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。


版权说明: 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,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,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,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,多谢。


标签:




热点推荐
热评文章
随机文章